建设有“灵魂”的城市
来源:
|
作者:architecture-96
|
发布时间: 2016-11-28
|
3217 次浏览
|
分享到:
报道两会期间,经常需要从一个驻地赶往另一个驻地。行走于北京街头,记者的一大感觉就是,北京的建筑特色很明显:古建筑群数量众多,而且大多保存得不错;
报道两会期间,经常需要从一个驻地赶往另一个驻地。行走于北京街头,记者的一大感觉就是,北京的建筑特色很明显:古建筑群数量众多,而且大多保存得不错;长安街两侧看不到高楼大厦,现代建筑如鸟巢、水立方、国家大剧院等也各有特色。
记者感触最深的是,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中心城区,竟然还有一段保留完好的明城墙遗址,全长约1.5公里,以及围绕着这个遗址所建的公园,实属难得。
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往往是城市的“灵魂”所在,北京的建筑风格表明了它就是皇城根文化的中心。当然这与北京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以来的独特地位有关,历史给其遗留了丰厚的古建筑遗产,这些古建筑群也为其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。
但北京的古建筑群之所以能成为城市名片,与其严格的保护分不开。北京有相当明确的城市规划规定,如在旧城、海淀山后地区等几大区域建筑高度必须严控,二环以内的旧城区建筑物最高不得超过100米,长安街和沿线的建筑高宽比要保持在1∶1,对中轴线的保护不“大拆大建”等。当其他城市热衷于“造城运动”、“古城再造计划”,大搞拆迁时,北京却很少听到有关的新闻,这也是北京古建筑得以很好保护的原因所在。
城市是不同时代建筑风格的结合,是不同历史的见证和延续,也积聚了一方特色文化、习俗及风土人情。不知道利用好自己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建筑遗产,不注意自己城市的历史保护,只会落得“千城一面”的后果,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丢失了城市的灵魂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建设的历史任务,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,坚持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”。两会期间,也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,城镇化建设不能“贪大贪快”,更不能以“大拆大建”思维搞城镇化。但有多少城市能像北京那样,为古建筑留下足够的空间呢?
记者不由得想起了广州,这座千年古城有其独特岭南文化韵味,也有类似骑楼、西关大屋的城市标志性建筑,如何在旧城改造中保持好它们的原汁原貌,不妨向北京取取经。